尼采:笑一切悲剧
2023-08-08 22:00
举报
推荐关注公号内回复 福利 可领取《人生必读30本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99部》卡西尔在一篇评论康德的文章中说过,伟大思想家的...
推荐关注
公号内回复 福利 可领取《人生必读30本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99部》
推荐关注
卡西尔在一篇评论康德的文章中说过,伟大思想家的周围总是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晕圈,但这一晕圈不仅没有折射,反倒愈加掩盖了思想家自身的光芒。这一说法适用于康德更适用于尼采。尼采曾把自己比作时代的“继儿”和“坏良心”,他认为自己的时代远远没有到来,而是属于“明天之后”。不过多少显得有些反讽意味的是,这位生前自以为“不合时宜”的哲学家在死后不久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最终主宰了此后一个多世纪西方思想的整体格局和走向。20世纪的西方哲学、神学、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无一不打上了尼采的烙印。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譬如存在主义、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直至今天方兴未艾的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和东方主义等,都一致把尼采奉为鼻祖。那些在立场上极端分歧甚至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如左翼激进主义、右翼保守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也都毫无例外地援引尼采为各自的代言人。更有形形色色的“哲学工作者”、学者、诗人、艺术家、神秘主义者、革命家、无神论者、狂热分子、宗教徒等,如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卷中的“高人”一样以尼采的门徒自居,纷纷宣称从他那里获得了真正的灵感和神秘的启示。所有这些都如同“一层浓厚的晕圈”把尼采笼罩得严严实实,以至于他真正面目反倒日益模糊,不复能够辨认。
尼采当然预感到了自己在未来时代的这一命运,否则他也不会在《瞧,这个人!》反复强调,不要把他同任何他人相混淆。尼采之所以反对柏拉图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止任何人把他理解为柏拉图主义式的“著名智者”——尼采从来就无意制造一个“尼采主义”的传统,更不想鼓吹某种“民众的尼采主义”,所以他才尤其强调,“每一位深刻的思想与其说是害怕被人误解,不如说是更害怕被人理解。”(《超善恶》,格言290)不过尼采当然知道,由于哲学家的思想和生活“节奏”与其他人存在着巨大反差,由于他们在视角上截然对立,作为“隐微者”的哲学家在其他人眼里却成为一位“显白者”,他所显示于人的“显白视角”也成为掩盖甚至遮蔽自己“隐微视角”的重重“面具”,以至于他的哲学作为一个“文本”反倒最终变成了一个层层叠叠的“解释”史或效果史。这既是柏拉图哲学的命运,也是尼采哲学的命运。所以,倘若把尼采的解释史或影响史也视为其哲学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根据20世纪的尼采解释史来重新审视他的基本问题,则显得尤为必要。 尼采曾把哲学家比作“文化的医师”。用美国学者丹豪瑟的话说,“他的哲学既是对其同时代即19世纪的疾病或危机的诊断,也是对治疗方法的探索。”从早期的《悲剧的诞生》、《真理和谎言之非道德论》和《历史对生命的用途和滥用》,到中期的《曙光》、《快乐的科学》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直至后期的《超善恶》和《论道德的谱系》等,尼采一生的哲学思考正是这样一种“医师”式的实践。不过他的诊断和治疗范围决不仅仅局限于“19世纪的病症或危机”,因为在他看来,19世纪的虚无主义危机——“上帝死了——并不单纯是一个19世纪的现象,而是体现了两千多年西方文明本身的总体危机。事实上,当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西塞罗语)、当柏拉图紧接着发明了一套柏拉图主义的神话时,西方文明的危机就已经开始了。此后漫长的两千多年历史,不过是一个西方文明不断地自我颠覆和自我毁灭的“错误历史”。 尼采对柏拉图主义历史的病理学诊断,必然包含了他对西方文明的整体理解。在尼采的心目中,西方文明在有史可载的开端就已经不可思议地达到了自己的顶峰,这就是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的伟大成就体现在两个方 面,其一是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其二是希腊悲剧。前者使希腊人走出了荷马及赫西俄德的原始神话世界,开始以清醒的眼光观察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宇宙,并且洞察了“万物流转、无物常驻”的“真理”。但是,希腊人并没有因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否定了生命本身的意义;恰恰相反他们创造出了一个“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的悲剧世界,一个“梦”与“醉”的“幻象”世界;正是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他们遗忘了“生命无常”的“现实”,并且以巨大的热情从事政治、战争、艺术、体育等活动。 在尼采看来,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文明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它很好地维持了哲学与悲剧或宗教之间的平衡或张力:一方面,以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里特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虽然走出了神话的世界,但却很好地节制了自己的“知识冲动”,从而为希腊悲剧的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他们始终保持了清醒的求真意志,从来不为作为民众偏见化身的希腊悲剧所左右。但是,苏格拉底改变了这一切。出于对希腊人高贵信念的敌视,苏格拉底用冷酷的辩证法摧毁了希腊悲剧,并且用一套理性主义或功利主义的道德说教取而代之。在他的巨大诱惑下,柏拉图—这位古代世界最高贵的精神类型——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来为这套道德说教进行辩护,把它从一个“民众话题和俚俗民歌”神化为“至善”或永恒真理,最终“把它变成了无限和不可能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柏拉图主义,是“迄今为止的一切错误中最糟糕、最漫长和最危险的错误”。 对比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文明,柏拉图主义的最大错误正是在于颠倒了哲学与民众偏见之间的关系。为了安抚民众对“生命无常”的恐惧,柏拉图主义不惜编造了“德性就是幸福”、“灵魂不朽”和“善恶报应”之类的道德谎言,由此放弃了哲学统治民众偏见的特权,并且在根本上败坏了作为求真意志的哲学生活本身。不仅如此,柏拉图主义的更大危险是为基督教铺平了道路,因为后者进一步用一个子虚乌有的超验上帝否定了有限生命或尘世,从而使柏拉图最初所要捍卫的等级秩序变得既不可能(因为一切不平等的生命在上帝面前都一律平等),也无必要(因为一切有限的生命相对于上帝都没有任何意义)。 基督教把柏拉图主义变成了“民众的柏拉图主义”,它对希腊和罗马文明的胜利是“奴隶道德”对“主人道德”的胜利。在尼采看来,基督教在文艺复兴和现代启蒙时期的衰落,原本是西方终结这一“错误历史”的最佳时机,但是宗教改革和现代“民主启蒙”不但摧毁了这一希望,而且把西方文明进一步推向现代虚无主义的黑暗深渊。在这样一个“人人追求平等、人人也都事实平等”的现代社会,公意(general will)取代了神意(providence ) ,“晨报取代了晨祷”。这样一种“普遍同质”的现代国家,不仅意味着两千多年的西方文明历史彻底“终结”,而且表明它已经堕落到了极点,因为西方人除了低贱的“畜群道德”和“末人”理想,除了贫乏而空洞的“权利”或“自由”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伟大的奋斗目标或生活信念。用尼采的话说,他们除了追求虚无(Wille zur Nicht ),再也无所追求(nicht will )。 不过对尼采而言,危机或许恰恰就是转机:柏拉图主义的崩溃或“上帝之死”,虽然使西方文明面临深刻的虚无主义危机,但却同时包含了克服这一危机的可能。只不过尼采非常清楚地看到,克服现代危机的途径绝对不可能是简单地返回古代,哪怕这个“古代”是他最为向往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文明。古代的诸神已经被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完全杀死,而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的超验世界或上帝也被现代科学的“理智良心”彻底否定,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单纯地返回古代的努力都是一种拙劣和卑贱的自我欺骗。既然返回古代的道路已经被堵死,那么西方文明的复兴恰恰要依靠一种面向未来的创造。对尼采来说,“复古”意味着“革命”,而“革命”才是真正的“复古”:只有彻底否定自柏拉图以来的两千多年西方文明历史,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克服它所导致的现代虚无主义危机。在这个意义上,尼采对西方文明的病理学诊断就是对其内在病症或危机的治疗,而这一可能性则正是基于他对哲学的全新理解。 尼采从来没有指望能够简单地回到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文明——两千多年的柏拉图主义历史使得这种“返回”已经变得既不可能,也没有任何必要。恰恰相反,他把西方文明的希望寄托给未来,寄托给未来哲学和未来哲学家。未来哲学超越迄今为止的所有哲学类型,包括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因为未来哲学家把“求真意志”或“理智诚实”贯彻到底,从而拥有最高程度的自知之明(Selbst-Erkenntnis)。说得更具体些,正因为未来哲学家深刻地洞察了“生命就是权力意志”的真理,同时也因为认识到这一洞察本身也是一种权力意志,而且是“最富精神性的权力意志”、“创世意志”或“追求第一因的意志”,他才把“真理”或“求真意志”变成对生命的最高肯定——“不仅学会顺应和容忍一切曾在和现在,而且希望如其曾在和现在地重新拥有一切曾在和现在,希望永恒地重新拥有它,永不知足地呼喊‘再来一次’。”既然“真理”是对生命的最高肯定,那么“权力意志”的未来哲学就必然孕育了“永恒轮回”的未来宗教。作为“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肯定形式”,“永恒轮回”的未来宗教就是西方文明的“第一千零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未来哲学家才能把西方文明从两千多年的“荒谬和无意义”中解放出来,并使它重新获得它在前苏格拉底时期所爆发出来的巨大生命力。一言以蔽之,未来哲学家只有彻底摧毁柏拉图以来的两千多年西方文明传统,才能在废墟上重建真正的西方文明。 令人相当惊奇的是,尼采的结论虽然听起来颇为惊世骇俗,但在20世纪的西方思想界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其中最有争议性、但也最有吸引力的,当然是他对西方文明的整体理解以及对现代虚无主义危机的深刻洞察。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西方思想的整体格局正是通过对尼采的不同解释才得以展开,其中最有典型意味的则是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德里达和德留兹等人的后现代主义,以及施特劳斯学派的政治哲学。 海德格尔很早就接触了尼采的思想,但直到30年代中期才开始真正地思考后者的基本问题。就对西方文明的整体理解而言,海德格尔同尼采几乎完全一致,他也把两千多年的西方文明看成是一个柏拉图主义或形而上学的历史。海德格尔认为,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悲剧和哲学作为“存在”的最初“敞开”构成了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开端”,但随着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存在(Sein)等同于某种永恒“在场”的存在者(Seiende ),如理念或实体等,并且相应地把存在的言说(Logos)变成了一种本体论(Ontologie)或形而上学( Metaphysik ) ,“存在的遗忘”就已经开始了;随后在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家们把“存在”进一步等同于上帝,并且相应地把本体论变成了一种本体论--神学(Onto-Theologie ),从而加剧了“存在的遗忘”;最后到了现代性时期,人作为“主体”取代了上帝的地位,成为衡量“存在”的最高原则或终极根据,这种现代的主体性形而上学无疑是对“存在”的彻底“遗忘”,最终把西方文明推向虚无主义的危机。 但也正是因为海德格尔对西方文明及其危机持有同尼采几乎完全相同的理解,所以他才反过来对后者提出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指控:尼采虽然一生都在批判柏拉图主义或形而上学,但却导致了形而上学历史的最终实现。根据海德格尔的解释,“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作为尼采哲学的两个方面,恰恰构成了对“存在者整体”这一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前者作为“本质”( essentia)回答了“什么存在”( Was-sein),后者作为“实存”(existentia)回答了“如何存在”(DaBsein)。进而言之,当尼采把“存在”变成“价值”、把“真理”当作“权力意志”的设定时,他已经使形而上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程度——“价值形而上学”。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形而上学在无限地抬高人之“主体性”的同时,也把技术对自然、大地或世界的征服发展到了极至,以至于使“诸神”纷纷逃离大地,西方也陷入了对“存在”的最深“遗忘”。一言以蔽之,尼采克服虚无主义的全部努力恰恰最终把西方推向虚无主义的最黑暗深渊。 这样一来,问题似乎并不仅仅在于海德格尔是否或者在什么意义上误解了尼采的意图,而是在于:就对西方文明总体危机的治疗来说,海德格尔同尼采的根本分歧究竟何在?尼采终生都以一位追求真理的哲学家自居,他同柏拉图等西方历史上的伟大哲学家一样坚信,哲学构成了西方文明的真正基础和精神顶峰,相应地哲学家对这个文明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尼采而言,柏拉图主义或形而上学的终结非但不是哲学本身的终结,反而使真正的未来哲学成为可能。尼采之所以彻底否定自柏拉图以来的整个西方哲学传统,是因为他要在根本上为西方文明奠定新的哲学根基。这也意味着,尼采既没有否定哲学,也没有放弃通过哲学来重建西方文明的信心。
但在一个哲学家的“德性”和历史的“命运”之间,海德格尔选择了后者。对他来说,西方文明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第一次开端”——作为一个“重大事件”( Ereignis )——完全属于“存在”自身的神秘启示,此后的“存在之遗忘”也不是哪个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或尼采等)有意为之,而是同样属于存在的“天命”或“馈赠”。现代虚无主义的命运不过意味着,西方文明已经彻底耗尽了“第一次开端”的全部可能性与生命力。至于“第二次开端”或“存在”的再次“敞开”,西方只能耐心地等待。不过海德格尔明确地表示,西方文明的“第二次开端”不仅与“哲学”无关,甚至与“西方”无关,因为哲学作为第一次开端的可能性已经彻底“终结”了,而西方也必须开始学会从非哲学的东方寻找自己的转机。 后现代主义者完全继承了尼采和海德格尔对柏拉图主义或形而上学的批判,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如果说尼采把西方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看成是一个“错误的历史”,海德格尔认为它是“存在的遗忘”,那么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则将其视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根据德里达的解释,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形而上学家无不偏执地追求某种“同一性”,譬如真理、上帝或主体等,并且以此来统一、整合甚至消除“差异性”;由此,凡是合乎理性或逻各斯(Logos) 的因素就居于“中心”地位,凡是不符合“逻各斯”的因素——如神话、诗歌、隐喻等——都遭到排除和否定,从而被放逐到“边缘”。但是德里达提醒说,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本身却是一个“隐喻”。因为就连柏拉图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至善”或“真理”无法用理性的语言或逻各斯来表达,而是只能将其比喻为“太阳”。在他之后,太阳的比喻一直贯穿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譬如基督教神学家用它来描述上帝(奥古斯丁),近代哲学家用它代表人的意识或心灵(笛卡尔)。一旦表明西方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也是一个隐喻,那么它所预设的“同一性/差异性”之二元对立就立刻土崩瓦解——“边缘”颠覆了“中心”,“差异性”最终取代了“同一性”。 从精神实质上来说,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同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历史的拆解(Destruktion)当然是一脉相承,他对“差异性”的强调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后者的“存在论差异”之启发。但也恰恰因为如此,德里达反过来批评海德格尔的不彻底性。在他看来,海德格尔虽然声称放弃了对“在场”的形而上学追求,但却仍然希望追寻“存在”隐退之后所留下的“痕迹”,所以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由是观之,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颠覆反而不如尼采那么彻底。德里达之所以完全不同意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评价,如“颠倒的柏拉图主义者”、“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 “虚无主义的完成者”等,是因为他把尼采的“哲学”本身看成是一种彻底的“解构”实践。换句话说,尼采根本没有建立什么“价值形而上学”,他的所有思考都是一个反形而上学的思想实验和语言游戏。用德里达本人的话来说,尼采的全部文字都不过是“能指”符号的无限“分延”。所以,尼采最大程度地解放了“差异性”或“不确定性”,却从不追求什么“同一性”或“确定性”。 德里达对尼采的这一看法,在相当大程度上代表了后现代主义者的共识。譬如福柯也强调说,尼采同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一道彻底颠覆了西方传统的、尤其是16世纪以来所形成的解释技艺,从而使任何寻找“主体”、“本质”或“真理”的解释学努力变得再也不可能,因为“没什么绝对的解释项有待解释,因为实际上,一切都已经是解释,每个符号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需要解释的事物,而是其他符号的解释”。 而德留兹则进一步指出,尼采的革命要比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更为激进。原因在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或许真的代表着我们现代文化的开端,但尼采却全然不同:他代表着反文化的开端。”所谓“反文化”恰恰代表了一种“游牧思想”。在德留兹看来,尼采之前的西方思想家在对传统思想进行颠覆或“解码”之后,总是无法摆脱“再编码”的形而上学诱惑,重新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符码(code)系统;但是,“尼采是惟一无意再编码的思想家”,作为一个永恒的“游牧者”,他听任欲望或“力”无限地漂流和迁徙,但却永远不会成为重新编码的定居者。 但经过后现代主义的过滤,尼采思想中的所有肯定或建构因素都消失殆尽,只剩下无穷无尽的否定、“解构”或“价值重估”。譬如说,尼采不再是等级秩序的捍卫者,而是成为肯为一切“边缘””或“差异性”的左翼思想家;不再是西方文明的重建者,而是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一切文明的颠覆者;甚至不再是追求真理的哲学家,而是一位风格奇特的文学探险家。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逐渐扩大,尼采进一步成为形形色色的价值相对主义、平等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的代言人,以至于在女权主义者和东方主义者心目中,俨然成了反男权中心主义和反西方中心主义的象征,似乎一切遭到“中心”压制的“边缘”、一切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的““被欺凌和被侮辱者”,都可以在尼采那里获得肯定、安慰和拯救。
在中国教育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奇迹:
学校没有一座高楼,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
明明是“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与哈佛、剑桥、耶鲁齐名而毫无愧色。
林语堂评价它: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杨振宁说:它是他中国最好的大学。
后世人赞它:“讲台上,人人是大师,讲台下,则是未来的大师”。
相信不少读者已经猜到了,它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群星闪耀”的大学——
西南联大。
在它存在短短8年时间里,诞生了:
2位诺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多位院士……
以及上百位霸占历史、文学、外语的人文大师。
惊人教学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它豪华的师资力量。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说过,“真正的好大学,不在有大楼,而在有大师”。
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回忆说:
那时国文课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
国宝级翻译家许渊冲(右一)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年轻学子们还能津津有味地听课、读书,可见大师们的授课内容有多精彩绝伦、妙语连珠。
如果你也梦想一睹朱自清、闻一多、钱穆、雷海宗等清华北大的教授风采;
亲身感受属于汪曾祺、许渊冲、杨振宁等泰斗级学霸的快乐。
建议你,一定不要错过这套能够全面还原西南联大课堂风采的教科书合集。
出版史上,首次整理编校了陈寅恪、张荫麟、冯友兰、朱自清等15位西南联大著名教授的作品和讲义。
一共7本书,包括文学、国史、哲学、诗词、文化、古文、国学等。
短短一节课的内容,就抵得上普通人读10本书。
《红楼梦》的真实创作动机,究竟是什么?
楚汉之争的始末,到底是怎样的?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多出风流人物?
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讲到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初闭关政策;
从明朝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高低,讲到自古以来的“君臣距离”。
张荫麟、雷海宗、陈寅恪、吴晗四位教授,把5000年历史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朱自清、罗庸、闻一多等六位先生主讲文学课,道出了朝代更替与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普通人理解古典名著简直不要太友好。
既是绝版教科书,也是难得一见的文学瑰宝。阅读价值、文学价值、收藏价值,都是教科书中的瑰宝之作。
豆瓣评分高达9.5,可见大家对它的喜爱和认可程度。
有人说,书中很多观点是从未想过的,见解新颖、醍醐灌顶。
有人感慨,如获至宝!
对成年人来说,它圆了我们一个关于西南联大的旖旎长梦。
大师们对学问的问真、对研究的务实,教育风格和内容上的自由奔放,都能让你读到心潮澎湃、如痴如醉。
喜欢历史、文学、诗词的读者,直接闭眼入。增添深厚的学识和文化涵养。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套再合适不过的“通识教育大餐”。
读国史课,可以帮孩子系统地梳理从夏商大事、周朝兴起,一直到大明帝国、清朝盛世。
读诗词课,就如“亲临”朱自清、罗庸的课堂,聆听大师们目光独到地剖析唐诗、宋词。
读哲学课,懂得什么是“知行合一”,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
想想看,如果孩子在9~16岁的求学黄金期,就能读到当年2位诺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大学时才接触的教科书,哪怕每门课只读懂一两篇,都能终身受益。
想要拥有深邃的思想、过人的心智、深厚的艺术品鉴力,这套书真的别错过。
《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丛书(套装7册) 教育史上的传奇 诸子百家之后, 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 西南联大成立85周年定制版 附赠精美藏书票1枚、 “西南联大校徽”印章1枚、 金属校徽1枚、西南联大优秀学生名录1份 原价406元 限时特价199
林语堂评价它: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杨振宁说:它是他中国最好的大学。 后世人赞它:“讲台上,人人是大师,讲台下,则是未来的大师”。
那时国文课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
《红楼梦》的真实创作动机,究竟是什么? 楚汉之争的始末,到底是怎样的?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多出风流人物?
相关阅读
2021-12-18
2023-10-30
2023-07-13
2023-02-04
2023-02-21
2021-08-01
2023-06-18
2021-12-13
2022-01-06
2021-11-24
2022-12-20
2021-12-28